人体任何黏膜表面都可能生长与息肉类似的多余肿物,肠道息肉更受关注,
是因为它可能会发展为大肠癌。
一般来说,带蒂、直径小于2厘米、表面光滑、活动度好的息肉是良性的;
黏膜下扁平、直径大于2厘米、表面有出血或溃疡的,往往提示息肉恶变。
息肉恶变的概率与息肉大小有关,美国一项研究显示,直径小于1厘米的息肉,恶变率仅1%,1~2厘米的约10%,大于2厘米的则有46%是恶性的。
数据显示,如果在息肉腺瘤阶段就将其斩草除根,能有效防止肠癌。如果未切除肠道息肉,患结直肠癌的几率将增加4倍左右。
肠道息肉其实就像身体里的一枚“定时炸弹”,应该尽早“拆除”。
一般来说,直径小于1厘米的息肉需要进行活检,根据病理结果再做处理;
直径大于1厘米的息肉无需活检,应直接切除;
如果息肉是在乙状结肠镜下发现,且活检证实为腺瘤,需进一步检查,排除近端结肠中可能存在的其他腺瘤或赘生性病变。
“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”